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尖锐地指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“无牌可打”。然而,面对持续的战火,泽连斯基真的山穷水尽了吗?未必。在乌东战局胶着之际,有分析指出,泽连斯基可能正在酝酿一项大胆的战略转移——主动放弃乌东部分地区,退守第聂伯河,将基辅变成前沿阵地,首都则迁往利沃夫。这究竟是无奈之举,还是暗藏玄机的地缘政治棋局?
战略收缩:以退为进?
乌军还有百万兵,但在乌东那片俄语区,打消耗战损失了不少人。我们不如找个好地方退守,用空间换时间。第聂伯河,这河宽得够呛,平均都有1.2公里,历史上好几次都挡住了蒙古骑兵和哥萨克人。现在这无人机满天飞的时代,这河的战略意义更是明摆着。
强渡第聂伯河风险太大,俄军的舟桥部队又不够强,克里姆林宫还不愿意拆掉那二十多座桥。要是俄军从白俄罗斯绕路打基辅,那乌军肯定更难对付,损失也会大得吓人。
隔岸观火:美国的算盘
泽连斯基的这一潜在举动,似乎与美国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。美国力求避免世界大战和核战争,维持与俄罗斯的稳定关系。而“隔河而治”的方案,恰好可以效仿朝鲜战争的模式,以地理分界线遏制冲突升级。
乌西那地方要成反俄的桥头堡了,长期看会消耗俄罗斯的钱。这样一来,乌克兰那边的亲美势力也就安全了,不会像阿富汗那样了。这也帮美国保住了面子,维护了国际形象。
浑水摸鱼:欧洲的入局
更值得玩味的是,泽连斯基的战略收缩,或许还暗藏着将欧洲拖入战局的意图。一旦乌军退守第聂伯河以西,欧洲,尤其是北约东翼国家,将直接感受到俄罗斯的军事威胁。届时,乌克兰可以借和谈之机,诱使欧洲国家派兵“维和”,最终促使欧盟与俄罗斯直接对抗,甚至可能将北约拖下水,彻底引爆这颗“俄罗斯炸弹”。
之前俄军打下赫尔松那会儿,波兰的雇佣兵来了,那事儿大家应该都知道。可他们好像对去乌东那地方打仗没太大兴趣。这事儿好像也说明了,欧洲国家啊,在离自己近的地方出头的次数要多些。
泽连斯基的战略收缩,是临时应对还是深谋远虑?是在保命还是冒险?战局变化多端。泽连斯基这招能行吗?欧洲会不会跟着趟浑水?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